首页 > 酒店新闻 > 公司新闻

Ag官网- AG官方网站- AG亚游集团|东明县多轮驱动实现各项事业稳步推进

发布时间:2025-10-15 17:03:47    次浏览

今年以来,东明县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着力点,全力以赴转作风、抓发展、惠民生,经济社会呈现健康发展良好态势。前三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8.3亿元,同比增长9.3%;固定资产投资108亿元,增长16%;地方财政收入12.57亿元,增长19.0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1623元、5545元,分别增长8.9%、10.2%。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立足自身优势,发展和壮大工业经济,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促进大发展,工业经济综合实力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围绕石化链条延伸拉长,强强联合,精准招商,今年共签约工业项目27个,计划总投资255.3亿元。石化集团与华润建设的华润热电联产、石化集团与北京宣力集团建设的20万吨聚丙烯、玉皇化工与上海华谊建设的mma/pmma等项目进展顺利。落实领导干部包保责任制,加大调度检查、考核评比力度,保持项目投产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2016年全县共组织实施重点项目49个,总投资473亿元,其中18个被列入市重点项目。石化集团投资55亿元的油品质量升级,中信国安5万吨/年异丁烯、年产5万吨醇醚、20万吨乙烯焦油扩能技改,盛荣化工20万吨/年正丁烷异构化、30万吨烷烯分离装置等项目已经竣工。前海化工12万吨烯烃、山东银旺碳素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煅后焦、华宇橡胶年产8万吨sbs等项目将于11月份竣工投产。实行县级领导联系骨干企业,不断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运行效益。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46亿元,同比增长8.94%;入库税金66.8亿元,增长20.3%;其中,石化集团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9亿元,入库税金28.47亿元,占全市纳税百强企业总额的37.42%。产业转型健康发展整合资源,引导集聚,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腾出土地和环保指标,用于优势产业发展。前三季度,实施以扩大产能和节能环保为主的技术改造项目29个,固定资产技术改造总投资59.1亿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在优化环境、强化平台建设、加快集聚创新要素、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培育产业等方面求突破。今年以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超过50%,县级科技孵化器项目积极推进,全县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石化集团12万吨烯烃项目作为国内第二大混合烷烃脱氢装置,引进美国环球油品公司、美国利安德化学公司等5项专利技术。玉皇化工与上海华谊合作建设的5万吨mma/pmma项目,采用华谊自主研发技术,申请专利30项,其中已授权中国专利17项和美国专利1项。科学调整园区布局,“一区两园”环评、安评、水资源论证、总体规划等手续完备。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00余万元改造完成第二污水处理厂,启动第三消防站和山东省危险化学品鲁西南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建设,供水供电、污水处理、路网体系、安全消防等配套功能建设不断完善。 城乡一体协调发展发展和改善城乡居住环境,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持续加大城乡环境整治,居民生活条件逐步改善。抢抓棚户区改造政策机遇,集中全县力量,采取大兵团作战,带动全县整体棚改项目征收。与世界500强上海振华重工展开棚户区改造合作,计划投资38亿元,对老城区进行整体改造,高标准建设东明湖公园、护城河景观、文庙广场等景观工程,打造集商业居住、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功能区。帮助房地产开发企业协调筹措资金,解决实际困难,加快现有片区建设进度。前三季度,新增开工47.28万平方米、竣工40.24万平方米。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突出抓好“绿化亮化、道路保洁、市政设施、扬尘污染”集中整治,城乡环境进一步优化。研究制定《东明县关于收取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费的(试行)通知》,为城乡环卫一体化常态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按照“分类管理、集中攻坚”的治理思路,对城区烧烤摊点进行整治,完成改装无烟烧烤炉具60多台套。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实施重点基础设施项目53个,总投资47.6亿元;东兰公路中修工程基本完成,东新高速东明黄河公路大桥、106国道东明黄河公路大桥维修加固、省道346线绕城段、城乡公交客运站等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城区梦蝶路中段等7条新改建道路正在推进;新增城市绿地11万平方米;县乡道路生防工程基本完成,整治安全隐患169.3公里、边坡边沟及路域环境236.8公里。城乡客运中心主体工程基本完工,64个公交站亭建成使用,新增新能源公交80辆,县乡村实现公交全覆盖。铺设城区集中供热管网6.1公里,完成35547户无害化厕所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竣工849户、在建217户,垃圾中转站和污水处理站实现乡镇全覆盖,建成农村新型社区及村庄污水处理站27座,城乡环境持续改善。现代农业绿色发展以市场为导向,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农业成为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抓手。120万亩小麦喜获丰收,夏粮总产5.65亿公斤,重点实施1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项目,全县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面积超过30万亩。深入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新增水产开发面积3000亩,新增经济林6000亩,新增瓜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5万亩,新建冬暖式温室大棚500座,富硒作物种植达到12万亩。结合脱贫攻坚,实施的黄河滩区万亩水产开发初具规模。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到1831家,山东阳坤公司、东明上邦畜牧公司正在申报市级龙头企业。开展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申报,年内力争建成45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三品一标”认证成效明显,完成14个产品的认证申报。发展“一村一品”推进示范村70个,“一乡一业”推进乡镇1个。东明集镇申报了省级西瓜专业乡镇,陆圈镇马军营村被评为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扎实开展农业开发、国土资源整理、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小农水等农田整理项目。农机综合总动力超过141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全市小麦收获开机仪式等三个市级现场会在该县召开。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平原水库、水厂具备供水条件;投资1848万元,实施17个省级“千村公路扶贫”项目。综合服务膨胀发展把服务业发展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动力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和农村服务业发展。前三季度,电商企业达到3500家,网商网店达到19000户,电商从业人员达到3.65万人。京东村级服务点已挂牌运营266家,邮政农村电商旗舰店122家,阿里巴巴村淘服务站已运营30家,东明县成为阿里巴巴北方大区第一个农村淘宝3.0模式村级服务站示范县。举办相关培训活动37期,培训人员8600余人次;依托乐成电商产业园,政府注资1130万元,高标准建设县级电商服务中心。菜鸟仓储物流中心已经入驻,同时确定入驻电商服务中心7家,物流企业3家,电子商务企业13家,电商培训机构1家,网商网店20家。积极拓展对外贸易,今年1—9月份,完成投资8200万美元,占全市境外投资总额的99%。重点发展产业基地型物流、专业市场型物流、枢纽转运型物流。投资23.6亿元的日东输油管线、投资4.5亿元的石化铁路专用线运营良好;投资3.5亿元、年运输能力350万吨的南化工园区铁路专用线正在加快建设;华润电力铁路专用线开始规划设计。结合城市开发,注重商贸物流网点布局,不断引进国内知名商超品牌。目前,县城有大型商场5个,其中投资1.2亿元的华联商厦二期中秋节期间开业运营;总投资25亿元的金座广场项目正式启用,总面积6.8万平方米的京都大润发购物广场已经营业。此外,投资8.7亿元东明集富东商贸城、大屯镇商贸街等7处乡镇商贸市场部分已建成投入运营。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每个环节,严守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底线,很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严格执行项目安评制度,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底线思维,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准入和退出机制。与中国危化品安全协会等专业组织合作不断深化,加强安全生产“三道防线”建设,安全监管水平得到切实提高。扎实开展“大快严”集中行动,排查各类安全隐患9834处,查处交通违法行为45396起,强制关停危化品非法储存经营企业2家,取缔非法加油站点30处。坚持环境违法“零容忍”;三个污水处理厂、化工企业环保“十个一”工程正常运行;持续加强水生态保护,五里河人工湿地、渔沃河人工湿地生态功能较好发挥,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保持稳定达标;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整治扬尘、异味问题,狠抓农作物秸秆禁烧,大气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开展严打整治行动、打击“盗抢骗”专项行动、打击农村黑恶势力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及时侦破影响人民安全感的重大案件。城区周边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在全市率先完成,国土监管共同责任机制全面建立,土地执法检查活动深入开展,违法用地得到有效遏制,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成效显著,荣获全国第三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称号。社会事业科学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前三季度,民生支出22.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6%。“改薄”和解决大班额工作扎实推进,累计投资6.5亿元,完成改薄项目399个,面积78万平方米,完成总体比例的50.3%;县一中新校区正式启用,老校区改建成初中部,县三初老校区改建成县第四实验小学,今年9月份开学均已投入使用,有效化解了“大班额”问题;规划建设24所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和25所村级公办幼儿园全面启动。投资6亿元的县医院新区门诊综合楼正式启用,渔沃、小井、刘楼、临河店等4家卫生院建设项目全面投入使用;代表全市迎接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组织实施农村妇女住院分娩补助、新生儿疾病筛查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城乡居民公共卫生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开展红丝带活动,艾滋病防治示范县成果进一步巩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开展健康查体活动,全面落实国家两孩政策,由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计生卫生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康复中心稳步推进,投资8亿元的社会福利服务中心近期即将开工。完成新建、扩建敬老院9处,投资5632万元,新增床位2176张;在15处乡镇卫生院探索“医院+养老院”的医养结合型模式;双拥模范创建评审成绩位居全省第一位。积极开展社会救助,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月400元和每年3000元。扶贫工作扎实推进,县财政投入奖补资金1166万元,新建扶贫就业点158个,全部启用后可安置贫困人口就业2000余人。规划实施十二大扶贫开发产业,县财政投入风险抵押金及贷款贴息510万元,争取扶贫再贷款1.6亿元,发放小额信贷扶贫资金4492万元,带动全县1.8万户5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逐步脱贫。为彻底解决滩区群众居住安全问题,扎实推进滩区安居工程,计划新建25个村台,将滩区152个村庄整体搬迁,惠及4个乡镇、32539户、119680名群众,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全民创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返乡创业人员创办企业770家,新增就业6322人、转移就业14552人;成立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大力开展创业培训,建成“刘墙绿色创业园区”、“华联创业园区”等3处市级创业园区;积极开展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新增参保人数为3955人。成功组织全县全民健身运动会等10次大型群众体育活动,成功承办菏泽市太极拳锦标赛、2016年“东明杯”全国门球公开赛。文/图通讯员王恩标田兵记者宋庆思(本版图片均为资料片)